恋上你看书网 > 大明盛世之布衣风云 > 第一百三十五章 争储

第一百三十五章 争储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大明盛世之布衣风云最新章节!

    很快诬陷太子的言论,便被那有心的大臣写成奏章,又一次呈送到了皇帝面前。

    很多朝中忠于汉王的大臣,又在朝堂上吵翻了天,他们都在故意捏造太子图谋不轨的言论。

    早朝上,永乐皇帝坐在朝堂上,一副冷冰冰的面孔,他本来是不相信的,只是无风不起浪,风言风语多了,让人也琢磨不透,就连皇帝自己也不列外,永乐皇帝朱棣他相信了这样的扑风捉影,竟然一怒之下信以为真了。

    皇帝居然相信了这个荒唐的凭空捏造,召集群臣如何处置太子,群臣意见分歧,有一部分官员对太子几乎不满,要求立刻废掉太子,重新立储,有的忠于太子的官员便极力反对,两下里争执不下,整个朝堂便乱糟糟的。

    噪杂声传到了皇帝耳中,永乐大帝一双目光盯着朝堂之下,冷冷地道,“诸位爱卿,商量出统一的意见了吗?”

    朝堂上一静,顿时噪杂声戛然而止。

    永乐大帝看着朝堂之下静止一片的气氛,默然片刻,冷冷地道,“关于太子无德之事,郑已经想好了,准备废掉太子。不知尔等有何看法?”

    此话一出,只惊得朝堂上一片惊愕,首先是杨荣站出来劝阻道,“皇上不可啊!太子乃国之未来,一旦拥立不可废弃啊!”

    他的话刚刚说完,便有几个朝臣站出来,复议道,其中就有,杨士奇,金幼孜。

    “杨大人所言极是,还请皇上三思。”

    皇帝略略皱眉,对这些官员的话语显然不屑一顾。

    在朱棣的心中,对太子已是大失所望,就等着废弃了。

    刘岩还是继续在暗地里查找着刺客的身份,不过依然还是一无所获,后来他所幸先抛开这一件事,把注意力,放到保护太子身上,这几日保护太子的重任就由他负责了。

    不过此后一些日子里,在也没有刺客来行刺皇太子殿下了。

    慈庆宫里显得异常的安静,刘岩则带着几名侍卫负责昼夜守在太子身边,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死无对证,那死去的四名刺客的身份也就无从查起了,一切都像是一个迷一般神秘。

    只是近几日的早朝上,朝中忠于汉王的大臣还在联名上奏章,谏言让皇帝废掉太子。

    不过杨荣,金幼孜和一般朝中的大臣仍然坚持联名劝解皇帝,他们认为太子宅心仁厚,并无大错不可废弃。

    只是他们的劝言似乎很是微小,未能说动皇帝。

    历朝历代以来皇帝即是把太子做为未来的皇帝加以扶持,不过又对太子时时刻刻存有防范的戒心,他们之间的矛盾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加上不利于太子的言论,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皇太子朱高炽永乐二年被立为太子,到现在已经有十九年了,在这十九年的太子生涯中,朱高炽可谓是被误解,遭汉王的攻击有多次,这些年他都兢兢业业不敢稍有怠慢,可谓是并不容易。

    尤其是那一年永乐十二年,1414年,那是朱高炽刚刚被立为太子的第十个年头,那一年,朱棣刚从征蒙之役返回北京,朱高煦诽谤他的兄长未能为皇帝完成某些任务。

    朱棣申斥了朱高炽,并囚禁了他的两名最亲密的顾问,即大学士杨溥和黄淮,等一批重要的朝中大臣。

    不过由于解晋,杨士奇的进言,皇太子朱高炽才幸免于这次夺嫡之争,暂且保住了太子之位。

    自此以后,汉王朱高煦,并没有善罢甘休,他又请求自己的父皇朱棣增加他两护卫,行事更加放纵。他自负勇武,又以唐太宗自比,多次挑拨是非,陷害太子朱高炽结党,致使大忠臣解缙冤死。

    次子朱高煦一次又一次地陷害太子,并没有这样屈服,他迟迟不肯就藩,留在京城伺意妄动,然后私养了许多武士图谋不轨,好在那时候杨士奇、徐皇后说服了朱棣削夺了朱高煦的部分护卫,强令他就藩乐安。朱高煦与朱高炽之争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只是那朱高煦被贬乐安洲才没过多久,这汉王朱高煦又打起了夺嫡的念头。

    这一次他转到了暗处,幕后操作,在刺杀太子失手之后,他决定把瞄头指向为皇太子在朝堂上辩驳说情的杨荣,杨士奇,金幼孜三位大学士身上。

    夜里,汉王府,姓韩的官员还有一般忠于汉王的心腹大臣都来了,他们坐在一起,商议起下一部除掉二杨,杨荣,杨士奇的计划。

    天黑月高,又一个阴谋在汉王府中秘密进行着。

    谁也不知道这一场残酷的夺嫡之争,接下来又要发生什么。

    …………

    次日晌午,慈庆宫,皇太孙朱瞻基的寝宫内,杨荣,杨士奇,金幼孜三位大学士上完早朝就到寝宫来了。

    从他们的口中,刘岩和皇太孙得知那个写奏折诬陷太子侍弄阴阳小人,咒弄皇帝的人就是韩广清,此人就是那个韩姓官员。

    这韩广清阴险狡诈,是汉王的死党,早年就曾在解晋的冤案中插手,至使解晋冤死,为人特别的富有心计,永乐初年的进士,也写得一首好文章。

    知道了这一切,皇太孙和刘岩心里便有了底,把接下来要对付的矛头指向了这个韩广清。

    与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等人聊了一阵,皇太孙便与刘岩一起将杨士奇等人送到了宫外。

    等那杨士奇等人离开,皇太孙和刘岩便回到了宫中。

    当他们回到宫中的时候,另一个阴谋,又在汉王府中筹划了起来。

    这个阴谋就是设法除掉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的计划。

    又一个早朝,韩广清召集都察院的几位监察御使,还有锦衣卫的指挥使吴忠,这几人一唱一喝,又写了一道奏章,那就是状告,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结党营私,私去太子府,图谋不轨。

    皇帝闻言大惊,不过杨士奇等人都是他依重的大臣,轻易是不会相信别人诬告他们的言论的,他看着朝堂下的文武百官,始终还是将心情镇定了下来,坐在金龙宝座上,语气平和地道,“韩爱卿等几位爱卿,说得这些,诸位还有什么异议。”

    “启奏陛下,韩广清此言诧异,杨大人几位大人为国忠心,绝不会结党营私,图谋不轨,这纯属诬告,还请皇上明察。”

    站出来说话的是一个方脸宽额的中年人,此人就是礼部尚书赛义,他的话刚刚说完,便有一般大臣站出来复议。

    韩广清一般大臣则不以为然继续辩驳。

    韩广清不屑地看了一眼赛义,站出来双手揖道,“皇上,这赛义分明是在袒护杨士奇等人,说明他赛义与杨士奇等人是同党,我恳请陛下对杨士奇等人与赛义要一同治罪。”

    这韩广清就像一个疯狗逮谁咬谁,只要是反对他,无论是谁,他都要参别人一本。

    赛义听了此话喝道,“一派胡言,皇上,这韩广清分明是疯狗乱咬人,诬陷他人。”

    皇帝听了此话,看了朝堂下的赛义和韩广清,对那韩广清沉吟道,“韩广清,你说赛义与杨士奇等人结党营私可有证据?”

    韩广清一脸茫然,支支吾吾竟然半天说不出话来。

    后来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等人雄言善辩,三言两语便把韩广清辩得哑口无言,张口结舌。

    那韩广清等人还想在辩,只是在口才无敌的杨士奇面前却是被连连质问住,无话可说。

    最终这场诬陷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的冤案已失败告终了。

    不过这些汉王党羽的人,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他们召集所有官员在汉王府,又一次商议一个更加可怕的计划。

    那就是刺君,这次赵王朱高燧也来了,他想与汉王一起秘谋一件大事,刺君。

    会议秘密地在汉王府召开了,由朱高燧提出谋杀皇帝的计谋,和制定整个计划的实施过程。

    可以说赵王就是整个事件的最终策划者。

    经过一个晚上的商议,刺君之事便秘密进行了起来。第二日凌晨,在神不知鬼不觉地情况下,汉王派人到了宫里,这个人是汉王府上的亲信,他一进宫便来到了紫禁城内务府。

    此时汪公公正在自己的屋子里休息,忽然门咯吱一响,一个人影闪了进来,这人进得屋来看着坐在椅子上的汪公公双手抱拳道,“公公别来无恙啊!”

    汪公公眼眸一诧,看了半天才认出来,不经失声道,“你是汉王府的人。”

    那人道,“在下参见汪公公,在下是给公公送银子来了。”

    他说着将一个青布包袱拿在手中,轻轻地走到了汪公公面前,将那个青布包袱放了下来,不阴不阳地笑道,“王公公,这些金银财宝以后就是您的了。”

    汪公公看着旁边的青布包袱,眼睛里充满了渴望,他不禁咽了口唾沫道,“不知这次汉王要老奴做什么?”

    这汪公公之前已经拿了汉王许多银两,也替汉王做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事情,所以一看到汉王府上的人拿银子来,就知道汉王又有什么事情让他做了。

    这已经是一种默契了,无需说得太明白。

    那人放下包袱,阴险地笑了笑,手伸进衣袖里,取出一个细葫芦的白色小瓷瓶道,“汪公公,你只要将这瓶毒药找机会,给皇帝喝下去就可以了。”

    汪公公眼眸一诧,他刚刚还看到那笔青布包袱里的金银财宝发呆,没想到一下子就感觉这钱财来的真是很烫手。当那个汉王的亲信拿出那个细葫芦小瓶时他就感觉有些不对,没想到竟是做这件事。

    “什么?你是让我弑君?”

    “是的,杀了当今皇帝,让汉王坐上皇位。”

    那人义愤填膺地说道。

    汪公公听了此言,身子一个哆嗦,战战兢兢地道,“毒死皇上,那可是谋逆的大罪啊!”

    他吓得满脸汗水,不敢在言语,虽然这汪公公贪财,可还是知道轻重的,汉王交代的其他事他可以做,只是这一件事情他唯独不敢,刺杀皇帝那搞不好就是诛九族的大罪,岂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那汉王府的亲信见汪公公一脸惊吓,便顺手拿起那几案上的青布包袱,沉声道,“既然汪公公不敢做,我只好回去向汉王复命了。”

    他说罢,就转过了身,大踏步地向门口走着,只是他这一阵走动,震地那青布包袱里的金银,“哗”地一声响。

    汪公公听到这声音,不由向那走到门口的汉王亲信看了一眼,轻声道,“慢,你等一等。”

    那汉王亲信本要离开听到汪汪公公唤自己,脚下一顿,站住脚步,疑惑地道,“汪公公,还有什么事情吗?”

    “此事我们可以在商量吗?”

    汪公公盯着那汉王亲信手中的青布包袱,淡淡地道。

    那汉王亲信转过身,走到汪公公身前,又是微微笑道,“汪公公,我已经说过了,只要你能做成此事,这些金银全是你的。”

    汪公公的脸上现出了挣扎的神色,那汉王亲信拿着青布包袱,微微倾身,双眉扬起,直视汪公公道,“只要你将那小瓶里的药给皇帝喝了,这包袱里的金银就是你的了,这件事入得了这扇门,你知我知,绝对不让第三个人知道,汪公公如若他日汉王当了皇帝,你可就是第一功臣了。”

    这一袭话说完汪公公的内心有些动摇了,那汉王亲信将旁边的细口葫芦白色瓷瓶塞到了汪公公手中。

    ********汪公公终于下定决心收下了汉王赠予的金银,帮汉王毒死皇上。

    他秘密地送走了汉王亲信,便把青布包袱里的金银藏了起来,自以为做地天衣无缝,可是始终还是被人知道了此事。

    其实在汉王亲信在与汪公公秘密交易时,一个宫中小内侍正好从此路过,将这一切偷听了去,只是无人知道罢了。

    ………………

    近日以来,由于永乐大帝偶染风寒,在加上年岁已高,又处理朝政有些辛苦,忽然就病倒了,这一病,就由汪公公在一旁伺候进药,这汪公公正好找机会呢!不料机会却来了,他拿了汉王贿赂,就得替汉王办事。

    他遵照汉王的吩咐,偷抓住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偷地给皇帝的汤药里下了毒药。

    养心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皇帝休息的时候就在养心殿,如今病了也在养心殿静养。金碧辉煌的养心殿里,内侍,宫女立于一旁,粉色帷幔撑起,红地毯铺在地面上,宫殿的矮几,榻前放着鲜艳的花儿,看起来好不温馨。

    锦绣丝缎的床榻上,皇帝静静地躺在上面,双目微闭,王贵妃则穿着一身珍织大袖的衫子坐在榻边,静心陪伴着皇帝。

    养心殿里很安静,似乎在皇帝休息的时候,是不允许有声音的,大概过了片刻时辰,汪公公捧着一碗太医院刚刚熬好的汤药,轻轻地走了进来。

    汪公公走地很小心,他跨过门槛,弓着身子到了榻边,微笑道,“娘娘该给陛下进药了。”

    王贵妃在身旁陪着皇帝,这时听那汪公公说话,扭过头来,低声道,“放这边吧!”

    “是,娘娘。”

    汪公公猥琐地抬起眼眸向养心殿里瞅了一眼,缓缓地走了前去,将手中汤药放在了榻边的一张矮几上。

    临走之时也没忘了,嘱咐一声王贵妃道,“娘娘,记得这药要趁热给皇上喝。”

    他表面上这样说着,心下却已打定了主意。

    那王贵妃只是淡淡地答应了一下,那汪公公便连连退了几步走出去了。

    行到了门口,这汪公公却没有立刻走,而是躲在门缝处往里偷偷窥视着,看着王贵妃是否给皇帝喝下了那碗药。

    汪公公很小心,这个对于他来说非常的重要,只要王贵妃喂皇帝喝下药,才算是完成了汉王交代的事情,所以他一刻也不敢疏忽。

    :。:

本站推荐:都市奇门医圣官场局中局都市血狼女总裁的贴身高手都市超级强少我的美女总裁医道风流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白衣校花与大长腿重生八零小军嫂

大明盛世之布衣风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恋上你看书网只为原作者九叶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叶刀并收藏大明盛世之布衣风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