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 刀丛佛影 > 六一、礼佛纳谏 营建邺宫

六一、礼佛纳谏 营建邺宫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刀丛佛影最新章节!

    秘书监徐光拿着陶侃的信件去找石勒的时候,石勒正跟佛图澄安排修造佛塔的事项。

    只听石勒对佛图澄说:“……朕知道圣僧的脾气儿,这次也一定要亲自去南宫吧?那你就辛苦了。朕多次打仗都经过那里,知道那是个好地方,所以下旨要在那里建造一座兴福寺。那圣僧怎么也相中了那个地方,同时还要建造定觉寺等等好几个寺(塔)呢?”

    佛图澄微微一笑:“老衲相中那个地方,是因为那里与中国佛教的源头有很大关系。”

    石勒惊异地说:“哦?何以见得?”

    佛图澄说道:“这要从汉明帝刘庄的一个梦说起。有一天汉明帝为追忆往昔,驾临南宫,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有个特别高大雄伟的金人,全身闪着光,来到这里,而且这个硕大的金人还能自由飞翔……第二天明帝向随行群臣讲述了自己的梦,问大臣是怎么回事。有的大臣就说了,听说西方天竺国在孔圣人那个时代他们国家也产生了一个圣人,创立了佛教,普度众生,陛下梦到的就是称为佛的神人。这是吉兆啊!

    “汉明帝大喜,马上派了一拨人前去西方天竺国求取佛法。他们走到西域,正巧碰见四处传教的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于是他们找了好多匹白马,托着佛经、佛像,就把两位高僧请到了首都洛阳。

    “永平十年,当他们途径南宫的时候,接到明帝的圣旨,让他们在南宫建造佛塔(寺)。为什么明帝刘庄如此青睐南宫呢?这是因为当年刘庄随其父汉光武帝刘秀巡视的时候,遭到王朗的追杀。正好起了大风,他们得以逃脱,于是急渡浮沱河,来到这里。此时,大风停了,刘秀等人在一个亭子里(后人称为‘大风亭’)烤干衣服,吃了一些麦饭……刘秀对儿子刘庄说,这里可是个风水宝地啊!所以摄摩腾、竺法兰奉明帝旨意在南宫大风亭附近建造了普彤塔(寺),表示此地神圣,人所敬仰。

    “第二年,摄摩腾、竺法兰为了纪念那些驼经书劳累致死的白马,又奉明帝旨意在洛阳建造了白马寺。佛教传入中国,虽然已经是汉明帝之前好多年的事儿了,但是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得到皇帝和朝廷的认可和崇信,并在中国初步建立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应该说是从汉明帝开始的。如今陛下比之汉明帝时期更加重视佛教的弘扬,老衲替百姓众生感谢陛下了!”

    石勒听了,捋着他那花白的胡须笑了。

    石勒说道:“朕曾多次经过南宫,那里给朕印象最深的是民风淳朴。这好像跟远古时代的教化有关吧。”

    佛图澄说:“陛下说的更早了,这里还跟远古的教化有关系?”

    石勒说道:“说到教化,就想到了老祖先尧舜那些仁德君子。而南宫一带正是尧的大儿子丹朱的封地。而且丹朱死后就葬在了南宫的紫微山。到尧年老考虑继承人的时候,有的大臣向尧推荐了丹朱。但是尧说丹朱脾气耿直暴躁,太喜欢下围棋(据说丹朱是围棋的发明者和第一高手),玩物丧志,所以尧没有传位给丹朱,而是传给了舜。

    “但是舜继承帝位之后还是进行了谦让。他让丹朱接位干了三年。不过众位大臣、首领有事情还是主动去找舜请示汇报。事实证明,显然舜比丹朱得民心。于是舜又收回了统治权。

    “丹朱在他的封地以及南宫一带享有极高的威信。他死之后。还流传着他的很多传说,他的墓地也带有灵气……”

    佛图澄问道:“哦,有啥灵气呢?”

    石勒说:“墓地周边的老百姓都知道。谁家如果有红白喜事,待亲请客需要用很多桌椅、杯盘尽可到此处来借,只要借者拉出清单,然后到土丘前焚香作揖,第二天一早所需之物便会如数摆放在台上,用完后悉数归还即可。”

    佛图澄说:“嗯,毕竟是做过三年帝王的啊,而且果然民风淳厚。哈哈,等老衲去南宫了,试试看还能借出来不。老衲这就去南宫奉旨建造兴福寺,陛下多多保重。”言罢深施一礼,转身走了出去。

    佛图澄走了之后,石勒才感觉站立时间长了,感觉累了,便回到龙椅宝座上缓缓坐定,然后从容问道:“徐光有何要事呢?”

    秘书监徐光说道:“启禀陛下,是晋朝陶侃遣使送信送礼物来了。”

    石勒拆开一看,见陶侃写到:“……冯铁原来追随祖逖顽强抗击北方匈奴效忠晋朝,祖逖死后追随祖约苏峻叛军背叛晋朝廷,叛军失利后又改投你们赵国,真乃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的无耻小人。我知道陛下也非常厌恶这等没有节操的小人,故杀了投奔祖约之辈。除恶务尽,斩草不要留根,据说冯铁现在郭敬处,不知他以后还要背叛谁。江州、荆州一带与赵国保持长期停战状态,与民休养生息,应该是赵国与我等的共同心愿吧。请陛下三思……”

    石勒想都不想,便下令:“既然是上次斩杀祖约那些叛将遗留下来的,就马上传令让郭敬把这个冯铁砍了吧!这个陶侃既有长期政治眼光,又有战略眼光啊。既然陶侃这么尊重咱们,咱们以后尽量少惹他们,少打仗——咱们也要让老百姓过上几年太平日子。”

    徐光连连称是。

    一提到征战,似乎触动了石勒的爱好骑射的神经。他马上命令随从给他备马,他要到郊外去射猎。

    一个堂堂大赵国的皇帝带着成百上千名随从去射猎,哪里那么容易呢?

    结果石勒皇帝射猎的大队人马刚一出皇宫,就被人拦住了。

    谁这么大胆呢?此人正是主簿程琅。

    石勒一见有人胆敢拦住他的车马,大怒说道:“大胆程琅,为啥要拦住朕的车驾呢?你想找死吗?”

    程琅跪下,从容奏道:“陛下,不是臣下找死,臣是怕陛下这样出城打猎对陛下有所不利啊。那些刺客说不定会从哪里冒出来,帝王也难免遭到小人的算计。孙策的教训不是摆在面前吗?出了宫门,戒备就会松弛了很多,从古至今,出现灾祸的情况太多了。这可是陛下千万应该注意防范的啊!”

    石勒勃然变色,说道:“你个小小主簿,整天跟书本打交道,朕龙马生涯几十年,怕过什么啊?你还是当你文绉绉的书生吧,你们文人胆子太小,这马上打打杀杀的事情,也不懂,给我滚到一边去吧,闪开!”

    石勒说吧,打马扬鞭,甩开程琅,带领一帮随从到郊外打猎走了。

    说来也真是赶巧了——石勒这次打猎还真是出事了。

    石勒大队人马刚走到城南一片林子里,石勒就发现一只野兔在前面奔跑。他当即催马追了过去,但是没跑出多远,这匹坐下白马却突然撞到一棵树上,死了。

    万幸的是,石勒只是被远远地甩了出去,重重地落在林中草地上。

    随从们吓坏了,赶紧围拢过来:“陛下!陛下!”地喊着。

    还好,他并没有昏过去,只是浑身疼痛,像散了架一样。随从们要来扶他,他摆了摆手。过了好半天,他才在众随从的注视下慢慢扎挣着自己爬了起来……

    回到宫里,他召集重臣说道:“一意孤行,不听忠臣之言,朕差点儿命丧黄泉。这都是朕的过错啊!现在朕要赏赐忠臣程琅锦缎一百匹,黄金千两,还要给他赐爵关内侯。众位大臣,朕希望大家能够像程琅那样,随时指出朕的过时,做一个忠臣。”

    此言一出,果然言路大开。一时间,石勒虚心纳谏,改革弊端,获得了“明君”称号。

    石勒的志向是统一全国,所以他决不愿意一直在襄国建都,他想的是以襄国为基础,然后在邺城和洛阳建立都城,实现对全国的统治。

    所以,他先派出太子石弘去邺城,负责营建邺城宫室,并让石弘取代石虎镇守邺城,配备禁兵万人,让骠绮将军兼门臣祭酒王阳专门统领六夷辅佐石弘。

    此后不久,太子石弘来信告诉石勒说:“石虎在邺城镇守多年,不愿离开此地,目前他作为太尉、中山王的府邸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所以不便逼迫他离开吧。”

    石勒读罢来信,也感觉这样安排有些欠妥,便带领文武大臣来到邺城,以便督促邺城的宫城建设进度。

    (公元331年)夏,赵主石勒带领文武大臣来到了邺城,大家共同商量宫廷选址、宫室规模、样式,进行初步规划。

    但是,又有人跳了出来,屡次上书不让石勒大搞宫廷建设,以免劳民伤财。

    谁这么大胆呢?

    这次做忠臣的是廷尉、上党人续咸。续咸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翁了,但还是执法如山,忠君爱民。

    石勒发怒,说道:“你这么个老东西,大概是活够了吧?来人!把这个老东西拉出去斩首。”

    没想到续咸一点儿也不害怕,他在朝堂上跪着向石勒反问:“陛下,陛下,听老臣直言。不是前不久陛下还要求臣下都要做忠臣吗?!怎么陛下又要命令杀忠臣呢?”

    一句话把石勒问了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

    中书令、兼职秘书监徐光赶忙说道:“陛下是一个聪明人,平时总说要学习从前的圣明君王,可您如果不接受忠臣的劝告,岂不是成了暴君?就算续咸说得不对,也不该是杀头的罪啊。即便续咸的话不能听从,也应当宽容他,忠言逆耳,怎么能因为几句直言便斩杀重要大臣呢!”

    石勒见有人圆场,也连忙找个台阶下。他叹息着说:“咳!朕作为一国之君主,竟然如此不能自己做个决断吗!?寻常老百姓家里有了一百匹的家产,还想买所住宅呢,何况朕当今已经富有四海了呢?这宫殿终究是要营建的,我暂且下令停止建造,用以成全我的耿直大臣的正气。来人!赐续咸绢一百匹,稻米一百斛。”

    徐光连忙说道:“陛下英明!”

    石勒也笑道:“我是跟续咸开个玩笑,吓唬他一下。不过听了你们的话,我倒是又明白了不少道理。罢了,宫殿就不要建了。”

    于是石勒同时下诏让公卿以下官吏荐举贤良方正之士,要求朝中大臣每年都要举荐贤良、方正、直言、秀异、至孝、廉清人员各一人。并且欢迎这些被举荐者继续举荐同样优秀的人才。用以开拓求贤的途径。

    而且石勒采用移花接木之计——你们不是不让在邺城大兴土木吗,那朕就换个手法,在襄国城西又建起明堂、辟雍、灵台三大建筑群。

    时间过了仅仅一个多月,邺城突然下了一场大暴雨。

    只见城里城外巨流中漂浮着百万个巨木,正好在石勒所规划的宫廷一带。

    石勒高兴地拍掌大笑,他对众位大臣说道:“诸位知道吗?这次洪涝并不是灾害啊,而是天意。原来的邺宫蔚为壮观,可惜当年被朕和汲桑将军一把火烧了,都二十多年了,朕记得清清楚楚,那大火整整烧了十天才熄灭,真是悔不当初啊。不过今天挺明显的,老天爷都来帮助咱运木料,帮助咱建造邺城宫殿了啊!现在朕下令,由少府任汪、都水使者张渐全力配合太子营建邺宫,不得有误!”

    于是从九月开始,后赵国主石勒亲自规划,制定规模,营建邺城宫室,同时还把洛阳作为南都,设置行台。

    对于石虎不情愿搬迁的问题,石勒打算去石虎临时落脚的新府邸去安慰一下太尉石虎。

    右仆射程遐、中书令领秘书监徐光等纷纷劝谏石勒:

    “陛下不宜前往。”

    “石虎狼子野心,恐怕会对陛下下毒手啊。”

    “陛下千万不可轻易前去,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招他前来不就行了吗?”

    听了这些谏言,石勒哈哈大笑:“诸位爱卿,不必这样大惊小怪,石虎有啥可怕呢?我是看着他那个小屁孩儿长大的,即便他那里是龙潭虎穴朕也要闯一闯,何况只是一个石头老虎,没什么大不了的吧!哈哈哈……”

本站推荐:续南明福晋有喜:爷,求不约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锦绣清宫:四爷的心尖宠妃大宋小郎中西隋帝国绝色狂妃:鬼王的神医宠妃恶魔少爷别吻我誓要休夫:邪王私宠小萌妃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

刀丛佛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恋上你看书网只为原作者哎呀可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哎呀可笑并收藏刀丛佛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