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 秦汉外史 > 第十三章 深山读书声

第十三章 深山读书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秦汉外史最新章节!

    王文正在黑板旁教字,见着屈东等人进来,忙停了下来,过来迎接。

    盯着王文的手指,屈东眉头皱了起来:“王文,你还是没用粉笔?”

    说到这事,王文略微有点尴尬:“这个,不太好用呀,写出来的字都是歪歪扭扭的,成何体统啊。”

    屈东只嗯了一声,粉笔虽然是个小东西,可是要想节约大量的教师,就少不了,王文接触这新生东西不久,用不好是常事。

    粉笔这玩意没什么技术含量,原料就是石膏,生石膏烧成熟石膏,放进何木匠作的木模里,加粘土融水搅拌,晒干就可以得到粉笔。质量虽然很差,可在黑板上能留下清晰字迹,能用就好。而那黑板,也只是块大水泥板做成的,标准的山寨货。

    王文没用粉笔黑板不只为书写习惯,写字写得歪,对读书人来说,也是有辱斯文。

    “来吧,熊俭,看看我是怎么用的。王文,你也认真看。这个不能怕出丑,得平时多多练习,熟能生巧,写得多了,自然好看。”

    招呼着熊俭,屈东要给他上示范课。

    教室里搁着十来条长板凳,两三个学生合坐一根板凳,每人手里一块水泥板刻的劣版《三字经》,一块小黑板,一张擦木板的破布,景况寒酸之极。

    古人没有系统的“教育学”,只有历代传下来的师徒。蒙学的教法就是先生带着弟子读,接着弟子努力背诵,先生再逐字逐句讲解,然后问答解惑,这是读书,写字则是拿根木棍地上描。等到弟子成了先生,把先生那套照搬来就可以教育以后的学生。

    而在眼下这个教室里,这套教法就遇上了大麻烦。

    蒙学里先生最多不过教一二十个学生,一般也就十个不到,可现在足有五十个。

    更难受的是,现在的学生大小都有,小的六七岁,调皮捣蛋,大的十四五岁,只字不识。

    见屈东和熊俭进了教室,高狗子吆喝起来,把外面新来的十几个小孩们也都赶了进去。

    教室里人原来就有五十来人,再进来十几个,就比较拥挤了,顿时一阵纷纷杂杂声音不断。

    屈东看清教室里的景象,用上了军官腔调“高狗子,出列!”

    让以前的亲卫兵高狗子站在了教室前面。

    “迎送先生,你们跟我学,看仔细了!”

    屈东沉声说着,接着收腰挺胸,双腿并拢,两手贴在腿侧,朝着熊俭,嘴里大声喊着:“先生……好!”最后一个“好”字出口时,脑袋已经带着上身平平地折了九十度,行了一个再标准不过的鞠躬礼。

    “啊哟……使不得使不得……”

    熊俭吓了一跳,还没反应过来屈东只是拿他当模特呢。

    “不管是动作,还是喊话,都不能有差错,你们来!”

    屈东也懒得跟他解释,招呼着板凳,学着自己的样子又来了一遍。

    “声音再喊大点!”

    “先生应了才准抬头直腰!”

    教室里一直回荡着屈东的呵斥,他先是让高狗子做得到位了,再让他监督大一些的小子,接着轮到年纪小的,总之每个小子鞠了至少十次躬,看着像点样子了,才放过了他们。

    熊俭先是忙不迭地回着“好好好……”到后来才渐渐清醒过来,心中不由惭然。这屈东说得没错啊,知礼可比读书更重要,深得儒家之jing神啊。

    “先生教你们读书写字,就是你们的大恩人,一ri为师,终身为父!你们对先生,就要对父亲那样礼敬!”

    屈东继续训着学生,听到这“一ri为师,终身为父”,熊俭瞪圆了眼睛,嘴巴无声地张合着,心中跌荡不已,这屈东竟然如此尊师重礼!孔子都只道“天地君亲师”,而师不过是最后一位,直接把师跟父并列,甚至还有超越之意,他熊俭还是第一次听到。

    熊俭心气高扬起来,原本只是应付差事的心思也散了大半。虽然这蒙学条件差点,但自己也该能有用武之地,教出几个好学生,也算是一件美事。

    “迎送先生要知礼,先生在的时候,站和坐也要知礼!”

    接着屈东的整顿就深入下去了,站的时候,双腿微开,挺胸拔腰抬头沉肩,双手贴腿。坐的时候,胸腰依旧不能松缓,双手平放腿上,昂首直视前方。

    这礼熊俭想了好一阵,也没记起哪本书上说过。他自然不知道,屈东完全是在照搬后世的军人礼仪。

    蒙学里这六十多个少儿年纪各异,成分混杂,有原来山寨的山民子女,也有二批流民中带着的懵懂幼童,屈东还没想过要把他们全朝军人方向培养。可借着军礼把他们凝结为一体,却是顺手而为的小事,之后真要入手军事,有眼下的准备,也不至于临场挖坑。

    “课堂不准打闹、不准交头接耳、不准四处张望!”

    屈东那中气十足的呼喝,震得熊俭有些头晕,不过见整顿之后,学生们都是一副凝神待令,全神贯注的模样,整个教室原本的杂乱涣散也涤荡一空,心中又是一凛,感觉自己也不能太随便了。

    “这的确是好礼……”

    学生们回到原位,屈东一声令下,再度来了次见先生礼。小子们扯着嗓子吼着先生好,震得空气中灰尘都扬起来了,而六十多人同时鞠躬,虽然还不怎么齐整,却也显得肃然迫人。

    熊俭被震得心中一个大跳,他只觉有隐隐有一股奇特的力量,正在这间简陋的屋子里汇聚成型。

    屈东开这个蒙学,目的不是要培养什么儒家士子,而是尽快认字写字。穷苦孩子,不指着读出什么锦绣前程,能识字认账就足够。真有好苗子,以后有了基础,可以再继续深学。

    “该怎么教书,我来教你。”

    粉笔在黑板上哒哒划动,缕缕白尘飘落。

    “我叫屈东,屈……东……”

    屈东恍惚回到了以前的少年时代,同桌妹子的铅笔尖,还有老师的粉笔头,都很痛……

    站在侧边的熊俭,看着黑板上的大字,强自按捺住摇头的举动,屈东这字,实在是……惨不忍睹。

    “屈,屈原大夫的屈,屈原是谁呢?都知道啊,对了,和我一个姓!”

    屈东说到这,下面的学生们同声哦了起来,屈原大夫,很少人不知道的。眼前这个活生生的屈东,再加上屈原大夫,就这么跟黑板上那个很是陌生的符号融在了一起,虽然一时还不会写,要认出来却是不难。

    熊俭看着那字,还在皱眉,这话又牵走了他的心思。

    “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太阳出来的那个方向,东方!”

    屈东可没学王文坐着教书,就站在书案边,让自己全身上下都能被学生们看见。

    屈东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字,他开始教三字经的内容。

    “人”,写完这字,屈东转身面对学生,双手抱胸,昂首抬头,神气十足的叉开双腿。

    “人,行走在天地之间,堂堂正正,这就是人!记住了,站得直直的才是人!”<风拂动小草一般,太简单太形象,这个字,他们马上就会了。而屈东话里的双关,他们自然还领会不了。可屈东要的先灌输,后理解,说得不好听,这叫……心理暗示。

    看到学生们如此鲜明的反应,王文和熊俭也有了琢磨。正经私塾里学生少,课程松,先生完全可以手把手教授,所以没这黑板粉笔的用武之地。可现在六十多号学生,一对一的教法就不可用了,必须得有“公共教程”,将教学讲解展示给所有人,黑板和粉笔就用在这里。

    此刻屈东这么一展示,熊俭和王文,一下就看清了这黑板和粉笔的好处。靠着这样的教法,可以将教学内容和讲解融为一体,同时传递给所有学生。

    屈东又写下了“人之初,xing本善;xing相近,习相远;苟不教,xing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一行字,这是要教句子了。

    熊俭眨巴眨巴眼睛,哎呀低叫出声,向屈东缓施一揖:“这经文,实在不凡,可否告知来历?”

    “乃是在下家传,名为《三字经》。”屈东略一思索,很干脆的回答道。

    熊俭态度变得格外热切:“我观此文,言简而蕴大义,兼之朗朗上口,正合孩童入学发蒙之用。大人家学如此渊源,着实令人钦敬。”

    “喏,《三字经》全本在讲台上放着哩,有点重啊,全水泥石板刻画。”

    见二人都已经领悟到这新的教学方式,屈东让二人负责教学,自己准备离开了。

    “等等啊,还用不习惯……”

    依稀听到熊俭语气慌乱地说着,屈东边走边叹气,熊俭要在这个蒙学成为合格的先生,看来也还得适应。接着他又展眉开颜,能有一个正经的读书人教导,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nb天的气息,透着股股希望。

本站推荐:续南明福晋有喜:爷,求不约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锦绣清宫:四爷的心尖宠妃大宋小郎中西隋帝国绝色狂妃:鬼王的神医宠妃恶魔少爷别吻我誓要休夫:邪王私宠小萌妃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

秦汉外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恋上你看书网只为原作者南方山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方山神并收藏秦汉外史最新章节